4月4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动员会,会上下发了《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 PM2.5 浓度、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等关键指标设定目标,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坚决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方红卫:着力解决根源性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动员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强调,治理大气污染要把握规律、直面问题,聚焦生物质燃烧源、燃煤源、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紧盯夏防期重点应对臭氧,抓住冬防期重点控制重污染天气,严管重点区域,强化执法问责,以最佳的策略手段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效。
方红卫强调,要标本兼治、全力治本,一体推进产业、能源、城市供热、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支撑,统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制约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结构性、根源性问题,从源头上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3年优良天数不少于253天
《行动方案》总体要求是: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先立后破、稳步调整,按照标本兼治、重点突破、创新机制、共治共享的思路,推动结构调整、实施治理工程、开展专项行动,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解决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结构性、根源性问题,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2023年目标:PM2.5浓度不超过4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53天。2025年目标:PM2.5浓度不超过4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63天。2027年目标:PM2.5浓度不超过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75天。
“四个推进”确保目标达成
《行动方案》明确了治理目标,细化了任务措施,坚持做到“四个推进”。
全面落实,加严推进:全面对标对表省上要求的“持续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推动‘引热入西’(北线)长距离供热项目实施”等41项工作任务;加严推进“推动燃煤热电企业关停、实施高排放企业关停和退城搬迁、加强道路积尘管理”等10项工作任务方面;同时,结合西安市实际,自加压力明确了“推进产业园区集中喷涂(钣喷)中心建设、常态开展生物质(如秸秆、锯末等)禁燃监管工作”等9项工作任务。
直面问题,扎实推进:《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大气污染的根源性、结构性问题,聚焦能源结构、供热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减少源头污染。坚持科学精准,重点围绕“生物质燃烧源、燃煤源、移动源、工业源、扬尘源”五个重点方面,明确了散煤治理、秸秆禁烧、垃圾焚烧企业提标改造等硬性指标。同时坚持有序推进,第一年着力实施深度治理;前三年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把该立的工作立起来;后两年见成效,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牵头唯一,首责推进:在任务分解时,按照“1+3+22”原则构建方案体系,即:1个“总方案”,3个“专班工作方案、督查考核工作办法和问责办法”,22个“各子方案”。据了解,每项任务明确一个市级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各牵头单位既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又要肩负起完成任务的首要责任,各参与任务的单位要密切配合,选优配强工作力量,确保承担的工作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
健全机制,协同推进:西安市专门成立了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与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实行月度通报、季度预警、半年约谈、年度考核。发挥牵头作用,全面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联防联控。
推动四大结构调整
《行动方案》明确了13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四大结构调整、实施五大治理工程和开展四大专项行动。
推动四大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城市供热、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结构调整。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全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持续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动燃煤热电企业关停,同时增加外调电量保证用电安全,新增用电量主要依靠区域内非化石能源发电和外来电满足,到2025年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27%。
城市供热结构调整,加快优化集中供热结构,到2025年,热电机组采暖季热电比达到100%以上。加快垃圾焚烧发电供热改造,优化供热运营模式,加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加快推动“引热入西”(北线)长距离供热项目实施。大力发展清洁取暖方式,今年开始,新建居民住宅、商业综合体等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取暖。
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新开扩建涉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限制条件,实施高排放企业关停和退城搬迁,2027年底前,绕城高速内(不含开发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达不到能效标杆和环保绩效A级(含绩效引领)企业退城搬迁。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将推动重点行业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重点行业企业清洁运输货运比例,推进西安国际港“外集内配”公铁联运。
实施五大治理工程
《行动方案》明确实施五大治理工程——散煤、集聚提升、车辆优化、扬尘治理、环保产业培育等治理工程。
散煤治理工程,持续巩固清洁取暖成果,开展散煤治理评估,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强煤质监管,并全面推动生物质综合利用。
集聚提升工程,推进大企业高端化、高质量发展,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各区县、开发区结合实际制定“一园一策”整治提升方案,支持产业园区采用集中供暖设施或清洁能源。
车辆优化工程,推进数字交通、智慧交通建设,城市交通拥堵路段加快推行“绿波带”建设。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推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老旧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推广清洁化渣土车和商混车。
扬尘治理工程,强化降尘量控制和道路积尘管理,强化工地扬尘管控和物料堆场扬尘管控。
环保产业培育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生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全市环保产业从污染末端治理向服务经济绿色改造转变。
此外,《行动方案》明确了开展四大专项行动: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夏季臭氧应对、面源综合治理等行动。(记者 任婷)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