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市政协
(资料图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加强对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咸阳为例,全市共建成12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05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2175个图书阅览室,实现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基层每个镇街和乡村。依托这些文化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调研发现,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一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功能用房不足,部分文化活动功能部室存在被挤占挪用现象,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需要。
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化配置,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脱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较少,热情不高。
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不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水平较弱,配套服务措施不健全,人气不旺、吸引力不强。
四、基层文化人才短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缺乏专职文化管理员,主要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呈现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专业素质不高,组织管理水平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
为此建议:
一、高标准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利用乡村祠堂、礼堂、闲置校舍等设施进行改建、扩建,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效能;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完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建立健全上下联通、服务优质、覆盖城乡的总分馆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创建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针对性。对不同地域、不同习俗、不同乡村的文化需求提前摸排,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定制”重内涵、重品质、重效果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对高质量的儿童读物需求量较大,可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以传统节假日为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秧歌、社火、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打造“广场周周演”“农村文化艺术节”“农民读书节”等深受乡村群众喜爱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文旅融合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要素,以经典文化遗产旅游、乡村民俗体验旅游、休闲观光旅游、红色旅游为依托,推进特色文化产业进景区、传统手工艺产品进景区、传统历史文化创意产品进景区,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招聘引进文化专干;定期开展镇(街道)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员培训,提高文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深入发掘本土乡村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等多方面人才,培育出一支有热情、懂文化、爱农民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本土文化工作队伍,传播优秀道德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振群众精气神。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