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件,大产业。近年来,襄州区聚焦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工作重点,加大项目招引,着力做强“存量”、做大“增量”,推动该产业建圈强链。截至2月,全区全口径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48家,实现工业产值24.6亿元,同比增长38.2%,产值总量占全区工业产值的18%。
在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新建的国六10升新能源混动车缸体、缸盖高端智能化生产线上,只见机器人操作员廖飞轻轻一按启动按钮,橙色的机器人就挥舞着手臂,精准地抓起一个重约500多斤的缸体放进机床的加工中心,15分钟左右,一个缸体就加工完成。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是该公司2022年5月投入使用,具备年产缸体缸盖8.8万套的产能。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 周晋沿:“目前我们的订单很多,现在30条生产线已经满负荷生产,今年产销形势非常好。”
【资料图】
除了增加智能化生产线,另一项业务也让公司“锦上添花”。2022年11月,长源东谷取得国内某知名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客户的一系列新能源混动车缸体缸盖的定点开发通知书,正式向新能源车进军。届时,公司可实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双轨运行的战略,也将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动能。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模具,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采用了国际先进的BW高精度设备来保证工艺要求,在国内同行处于顶尖水平。”周晋沿说。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主营业务为柴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连杆等,是襄州区唯一一家上市企业。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 刘网成:“企业入驻襄州近20年以来,襄州区委、区政府对企业发展高度重视,在手续办理、项目建设、贷款贴息、技改升级、科技创新、交通物流等方面提供了精准服务。”
2021年襄州区给公司银行贷款贴息资金1296.6万元,2022年给了银行贷款贴息资金955万元,预计2023年上半年全面建成投产70万套新能源核心部件。
襄州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喻伦:“长源东谷空气悬挂及电子传感器项目是该公司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我局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为企业解决了高压线转迁、自来水管网转迁、污水管网改造等问题。目前该项目土地已摘牌,土地平整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主体基础建设。此外,近年来我们还积极推荐长源东谷申报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和襄阳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专项等政策,不断提升企业在襄州发展的信心。”
龙头企业发挥引擎作用,吸引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落户襄州。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襄阳)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科技研发、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企业依托实验室的技术研发,已经开发出乘用车动传系统综合性能试验台、商用车动传系统综合性能试验台、高速车载电机试验台、航空发动机高速传动部件试验台等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试验测试台架产品。
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襄阳)有限公司机械部部长 舒海洋:“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面向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25000rpm高速试验台打破了国际垄断,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主轴振动指标优于国际同等产品。2023年一季度,试验台业务订单金额可达1200万元。”
下阶段,公司将借助自身技术优势和襄阳市新能源汽车“千亿级”规模的产业优势,“梯次投入、滚动发展”,打造华中地区最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开发阶段的试验测试体系,为襄州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手抓“智造”升级结构优化,一手抓本土企业发展壮大,襄州区已汇聚并培育了昇捷公司、襄阳丰正汽配有限公司、襄阳市楚枭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襄阳精鑫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集群优势逐年放大。目前全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过亿元的有15家,过5亿元的有5家,汽车及零部件产值增速超过10%的企业有18家,净增产值6亿元。
下一步,襄州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将以全省打造万亿汽车产业走廊为契机,以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汽车内饰、动力传动、车桥为重点,绘好产业地图,明确招商方向,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招大引强,不断强链补链延链,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向网联化方向发展,传统制造向服务型、智能型制造转变,形成襄州独具特色的“龙头带动、园区支撑、配套齐全、协同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体系。
全媒体记者:李旭
通讯员:潘晓凌 李自强
>责编:陈杨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