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 > > 内容页

每日速讯:咸宁崇阳:上阵父子兵 非遗有传承

来源: 云上崇阳 2023-05-05 17:33:40

湖北咸宁崇阳县路口镇白羊村12组村民舒宇阳从小习画并与雕刻结缘,几十年来,靠着这门技艺,养活了一家人。后来他的儿子舒坦加入雕刻队伍,父子默契配合,用他们的巧手,雕琢着他们的作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眸,触动着人们的心……

走进路口镇白羊村12组,远远地就能看到一个“工匠之家”的牌子,这里就是舒宇阳的工作室。

“高度差不多,你划一条中线,把模子画出来,我再来锯,我把粗体打出来,细工由你来做。”工作室内,舒宇阳、舒坦父子俩正在商讨一件雕刻作品的制作。


(相关资料图)

走进舒宇阳的工作室,一座座雕刻作品映入眼帘。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大件根雕、泥塑半成品等摆放有序。看着一幅幅构思巧妙、栩栩如生的作品,很难想象,这些都出自一位农民雕刻艺人之手。

“这个是要送到市里展览,刚刚做好的‘四大美女’木雕作品。全部是用黄杨木雕刻的,我和我儿子一起雕刻了半个多月呢。”舒宇阳指着架子上刚刚出炉的最新作品,满意地说。

舒宇阳从小爱好画画,不管是最初的习画,还是后来的雕刻,他都没有进专业院校接受过系统教育,全凭自己揣摩、钻研、练习,而达到无师自通、自成一派的境界。在路口镇白羊村小学的操场上有一座雷锋雕像,就是舒宇阳父子耗时两周、首次尝试用水泥雕塑并取得成功的作品,也是他们捐赠给母校建校六十周年的礼物。

和父亲舒宇阳自学成才不同,儿子舒坦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对雕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高中时还曾专门去学过美术。2011年,在外打工的舒坦割舍不下心中的雕刻艺术梦,于是毅然决然地回家和父亲学习雕刻。有专业基础再加上父亲的严格教导,舒坦很快“上道”,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的舒坦更善于观察,想象力也更为丰富。他在网上给别人做代加工,充满现代气息的各式手把件供不应求,让舒坦深刻认识到木雕也可以很时尚,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创意到制作再到流传,无不凝聚了一代代传承人的心血。2017年,崇阳民间木雕工艺被认定为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舒宇阳父子希望木雕艺术在他们手中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工艺,哪怕付出再多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值得的。

“木雕艺术作为一项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色彩,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市场行情也比较好。所以我还是很有信心和动力,把木雕工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对于木雕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舒坦信心满满。

全媒体记者:邹辉

通讯员:金文峰

>

编审:熊晓辉

终审:黄益民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