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江西省信丰县退役军人刘武建与赤壁“兵妈妈”闵春珍阔别二十五年后喜相逢,在赤壁长江大堤红旗闸处,“母子”相拥而泣。
刘武建回忆,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他随所在部队奔赴赤壁驻守抗洪抢险两个多月,得到了“兵妈妈”闵春珍亲如家人般的照顾……刘武建还将一面绣有“九八抗洪献忠诚,军民同心鱼水情”的锦旗赠给了“兵妈妈”闵春珍。
1998年9月,“兵妈妈”闵春珍送抗洪救灾的“兵儿子”刘武建凯旋。25年后的今天,“兵妈妈”闵春珍与“兵儿子”刘武建相拥而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次刘武建带着一双可爱儿女和父母从江西信丰来看望赤壁的“兵妈妈”,圆了他二十五年的“感恩梦”。
在闵春珍老人家里,“母子”俩慢慢打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和一封尘封已久的感谢信,共同回忆起那段跨越二十五年的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1998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赤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洪灾面前,赤壁军民同心,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用血肉之躯与洪水搏斗,谱写了抗洪抢险的英雄凯歌。”赤壁市财政局负责人钱红星说道,闵春珍不仅是抗洪官兵的“兵妈妈”,还是我们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好妈妈”,她的家成了年轻干部、职工的“小食堂”、温馨港湾,解决家庭矛盾的热心人,她是赤壁“财政人”传递好家风好家规的楷模。
如泣如诉军民情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在非常时刻,广州军区某部奉命开赴赤壁市抗洪抢险。
驻守赤壁大堤红旗闸有一名战士叫刘武建,抗洪一线他在大堤上扛着抢险沙包往来奔跑,总是带头跑在最前面。当时,他们暂时驻在赤壁镇一所学校,由于参加抗洪的官兵有众多,受长江涨水的影响,生活用水非常浑浊。官兵从堤上下来后,洗一个干净的澡都很难,但大家都无半点怨言且非常坚强:“人在堤在,誓死保赤壁人民生命安全,绝不能让大堤溃口!”
后来防汛形势稍有好转,刘武建和战友每天下堤后,也能到驻地(原赤壁镇财政所旁边)“食堂”帮厨。在这里他总是看到一位40多岁的年轻妈妈帮助烧火做饭,天天如此,这位妈妈就是闵春珍。她被这些20多岁穿着迷彩服抢险的“兵孩子”感动了。刘武建每次从堤上回来,衣服不是被雨水湿透就是一身泥土,闵春珍妈妈看在眼里,不声不响把刘武建和其他几名战士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从此,刘武建亲切地称呼她“兵妈妈”。“兵妈妈”闵春珍经常把熬好的绿豆汤送到部队抗洪驻地,为战士们缝补衣袖等力所能及的事,也邀请一些小战士到家里坐坐。她知道战士洗澡难,便经常热心地叫战士们在她家打水洗澡。
部队凯旋那天,前来送行的赤壁人民有的给他们送水果、送鸡蛋、送纪念品…坐在军车驾驶室,刘武建看见了人群中送行的“兵妈妈”闵春珍。“兵妈妈”闵春珍提着一袋子香喷喷的咸茶蛋,拼命跑来,大声呼喊刘武建的名字,感谢亲人解放军。刘武建庄重地给她敬了一个军礼,“母子”相拥而泣,同时将她家的电话号码牢牢记在了心间。
书信往来传递“母子”爱
部队离开赤壁回到广东后,刘武建迫不及待给“兵妈妈”闵春珍打过几次电话,互相问候报平安。后来,刘武建退役后回到了老家江西信丰。几年后,他再给“兵妈妈”闵春珍打电话,竟发现电话停机了。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想写信也不知道详细地址,就这样失去了联系。刘武建只要出差遇到湖北人就打听“兵妈妈”闵春珍的情况。那是2001年,刘武建接到了“兵妈妈”闵春珍家人打来的电话,激动万分。从此,再也没有断过线。
刘武建,从小就是听着父亲讲军队故事长大的孩子,1994年参军入伍。因为刻苦训练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第二年就当上班长,1998年参加保卫武汉并出色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退役后秉承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热心参与各社会团体活动,参加学雷锋志愿队伍,多年参加地方为学校、敬老院、福利院、五保户等献爱心扶贫助学活动,受到当地各社会团体的高度评价。刘武建总是说,我所做的这些是部队的培养,更是源于赤壁“兵妈妈”闵春珍的鼓励与感动。我要做更多有益于人民的事,回报社会回报“兵妈妈”。
二十五年的“感恩梦”终于圆了
人的一生,总会有记忆刻骨铭心。对于刘武建来说,从军生涯最令他难忘,而军旅生涯中抗洪救灾则记忆深刻,而在他乡抗洪救灾中,给予自己温暖的“兵妈妈”闵春珍在他心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今年4月份,刘武建下定决心,打通了“兵妈妈”闵春珍的电话,“母子”俩约定了相见的日期。“五一”劳动节,如约而至。“一别就是二十五年,变样了,赤壁大变样了,城市美了,路宽了,处处鸟语花香,游人如织,看着眼前这条坚如磐石的堤坝,群众再也不怕洪魔了。”刘武建高兴地说。
相聚是短暂的,思念总是很长。电话里头,参加98赤壁抗洪的指战员杨志忠、周友学、曹永忠等都叫了闵春珍一声妈妈,赤壁是我们永远的“第二故乡”,我们一定会来看望“兵妈妈”。
通讯员:黄锋 肖忠红
责编:周姿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