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迎来了第39个教师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便是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朴实无华的他们在教育这块沃土里坚持信守承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奉献着自己的一片热忱。
用情呵护农村娃
“哒哒哒……”这是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声音。空荡荡的右手衣袖正有节奏地摆动着。9月8日,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太平镇民族中心学校教室内,独臂老师陈义明正在给学生上课。
(资料图)
两岁时,陈义明意外烧伤,年幼的她成了独臂儿童。她的父亲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选择不辞而别。家中经济失去支柱,风雨飘摇中的家几近崩溃。要强的陈义明自小就笑对生活,学着用左手吃饭、做家务。
上学时,陈义明不仅没有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歧视,而且还体会到了老师的格外用心。“书,你尽管读。学校,我帮你找。”至今,高中校长田启寿鼓励她的话语还时时在耳边萦绕。
1995年,陈义明如愿考上了孝感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鹤峰县北佳中学任教。1999年,她从北佳中学调到太平镇民族中心学校任教。
因为感恩,更加坚定了她的“教师梦”,将这份润物细无声的关爱传递给了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农村娃。
“在她家里,她从来没有把我们当外人,反而一直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照顾。”说起陈义明,鹤峰一中高一学生小凯和小翔几度哽咽,三年师恩情令他们将终生难忘。小凯和小翔的家人常年在外务工,整个三年的中学学习时光,他们一直住在陈义明老师的家里。
既当老师又当“妈”,做孩子们的贴心人。让特殊留守儿童住在自己家里并照看他们已经成为陈义明多年来的日常。
问其初心,她说:“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更需要关爱。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独特的那份母爱,也能让他们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感觉很欣慰、也很自豪。”
25年来,陈义明如同摆渡人,把一个个农家孩子送出了小山村……
用心耕耘育桃李
“1000公里的路程,乘坐长途卧铺车颠簸了13个小时才到,一路上吐得不行。”余美娟回忆起第一次来鹤峰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2007年暑假,余美娟辞掉武汉高中学校的工作,跟随丈夫到鹤峰县太平镇民族中心学校支教。从教第三年,她通过招考正式入编鹤峰教师。丈夫谢彬也通过直接选聘的政策留了下来。
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多。余美娟进班后,发现班上不少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
“我的班上有位姓王的女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抛下母女俩弃家出走了,导致她心里有些自我封闭,学习也跟不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余美娟先是找孩子谈心,找准“病症”,然后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鼓励班里同学和小王做朋友,让她快速融入班集体;每次“小王”有一点进步,她绝不吝啬赞美之词;除此之外,她经常和孩子妈妈沟通,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在她的关爱鼓励下,现在,灿烂的笑容不时挂在小王同学的脸上。
农村留守儿童多。余美娟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养成教育,让孩子自主学习、塑造人格,做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从教以来,余美娟为学生无偿补课,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这些付出总有回报,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成绩进步了;一口方言的孩子可以大方地用普通话交流了;羞涩内向的学生变得生动活泼了……
“现在,我已经把我女儿跟婆婆全都接到了这里,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教师加入乡村教师队伍,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余美娟说。
无悔三尺讲台华年
“当年鹤峰招81名农村教师。按照考分,我们可以选离城近的乡镇。但经过商量后,我们选择了比堰垭更加偏远的铁炉白族乡马家希望小学,因为我们知道,越是偏远地区的学生,越需要有人举起知识的火炬,带领他们冲破深山的迷雾,看清未来的路。”陈若竹说。
2010年,恰逢鹤峰县到湖北民族大学招收支教教师,陈若竹立刻报名支教,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距鹤峰城镇有4小时车程的马家希望小学,成了一名扎根深山的基层女教师。
马家希望小学条件艰苦,但陈若竹一待就是13年。“我很喜欢陈老师的课,因为陈老师上课很有意思,让我们在快乐和笑声里学知识。”四年级学生王钇锖开心地告诉记者。
一个道具,陈若竹就能把一堂枯燥的英语课讲得生动有趣。她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在学校开设了二十余种兴趣班,不断提高山里娃的综合素养。她所带的班级,毕业时总成绩名列前茅,是全县同等学校中的第二名。
2021年,陈若竹被任命为马家希望小学副校长。看着台下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她知道自己的担子更重了。查寝、备课、家访……晚上11点回家已是日常。
“陈若竹作为一名来自大城市的年轻女教师,能在偏远乡村小学一直坚持13年之久,这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她的工作能力和态度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我认为她的这份坚守就是当代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马家希望小学校长张建说。
天道酬勤,13年来,陈若竹先后荣获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荆楚好老师”、恩施州“四有”好教师等荣誉。
选择了扎根农村,就等于选择了奉献。这些平凡的乡村教师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了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来源:云上鹤峰
记者:田华
一审:徐宁
二审:向丽莉
三审:伍洋
(责任编辑:李雪婷)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