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与印度做生意,无异于“与虎谋皮”,即便强如新能源汽车之王的比亚迪也难以逃出这一规律。
近日,比亚迪在印度的投资方案遭到了印度官方的阻挠:根据此前的投资方案,比亚迪将与印度汽车厂商MEGHA(海得拉巴梅加工程和基础设施有限公司)进行合资合作,投资建设一家能够年产10000-15000辆电动汽车的工厂,并进一步与当地公司合作,在印度全国范围内建造多个充电基础设施,以增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对普及电动汽车做出贡献,整体投资规模超过10亿美元。
然而,印度商务部、工业和内贸促进部这两大部门对这一投资计划共同投下了反对票,而理由也是牵强的“担心中国资本在印度投资引发的安全问题”。至于究竟中国的投资能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到印度的国家安全,印度官方显然无法给出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但如同美国一样,一旦牵连到“国家安全”,必然是一票否决,难有回旋余地。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处境愈发艰难,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印度取得优秀业绩的企业,更是成为了印度政府的重点狙击目标,最为典型的当属小米:作为国内智能手机出海的代表,小米一度在印度市场取得无可动摇的领先地位,连续多个季度排名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遥遥领先三星、苹果以及其他国产品牌。
然而树大招风,印度政府近年来多次对小米进行各种理由的处罚,包括生产违规、产品质量问题、税收计算不当等“罪名”都落在了小米的头上,俨然将小米当成了“摇钱树”。在今年,印度地方高等法院最终确认了2022年5月下达的对小米高达555.1亿印度卢比(折合人民币48.09亿元)的罚没决定,将小米进入印度10年以来的利润一举清零,一夜回到解放前。
比亚迪尽管已经吸取了中国同僚们的印度经验,在对印度销售时坚决采取款到付货等方式,但显然还是低估了印度政府对于中国的敌意。自印度两部门叫停比亚迪的投资计划后,比亚迪方面也回过味来,告知了印度合作方自己将无限期搁置这一投资计划,等待局势进一步发展再做决定。
不过,拒绝投资并不会是比亚迪的损失:7月28日,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开始了访华行程,本次访华的主要目的就是向中国车企展示在法投资建厂的优势,以期中国车企能够到法国投资,并将相关产业链带到法国,比亚迪等车企在重点访问之列。对于刚刚被印度婉拒的比亚迪,显然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地方可以选择,而印度,就让它抱定国家安全和“民族自信”去发展吧。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