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 内容页

最全科普——“板王”碳酸锂的前世今生与供需情况分析

来源: 牛钱网 2023-08-11 10:23:01

导读

吴江:国投安信有色金属高级研究员,负责碳酸锂及有色相关研究,十年以上有色金属研究经验,先后在头部期货公司,一线券商工作,品种研究和产业服务经验丰富,曾获上期所优秀分析师称号。

核心观点:从供需平衡来看,今年稍有过剩,今年的供应增速在35%以上,需求增速是在33%,所以会有个3万吨的过剩。因为这个市场的供需增速都比较高,再加上前两年是比较紧的平衡,所以今年总体来说话还是处在紧平衡状态中,一旦价格打得太低,仍然会有比较强的反弹。


(相关资料图)

正文

01碳酸锂的基本信息

目前是将碳酸锂归为期货有色金属一类的,但是它和传统有色金属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其他的有色金属都是单质,但是碳酸锂是无机盐,它的生产是属于有色金属行业,但是冶炼和销售是属于化工。

但是它的价值量跟有色金属一样,是非常高的。今年年初,碳酸锂的价格最高60万一吨,这个价格介于白银和铜之间,价值量远远高于化工品期货。

碳酸锂的合约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个是最小变动价位是50元/吨;另一个是涨跌停板在上市首日的时候是4%;另外它的保证金是合约价值的9%。

从交割的角度来看,需要注意的是青海贴水1000元/吨,因为它的生产区距离消费区域华东是很远的。

它的交割相对来说比基本金属要更灵活宽泛,因为它的交割是仓库和厂库相结合,货品是可以直接走厂库的渠道去形成仓单的,近期有一些客户交流,说碳酸锂会不会出现和工业硅类似的交割品交易的情况,我们认为概率是很小的,第一点是它在交割的设置上,仓库加厂库的形式是比较宽口径的。

第二点是碳酸锂的单位价值量非常高,所以非标准品转化成标准品的加工成本相对于它的价值量来说非常有限,导致它的交割品比较充足,未来只要整体的产业链偏过剩,就不会卡在交割品的这一环节。

02交易现状

从实际的交易情况来看,重点截取了前4天的走势,走势是非常极端的。第一天14%的跌停板,第二天17%的跌停板,第三天是7%涨停,第四天是10%涨停,两个跌停板,两个涨停板,四天四个板。

碳酸锂的市场热情非常高,连续多天流入资金是期货市场的第一名,沉淀资金在66亿的水平,成交额最高,换手率达到了1000%,总体来看市场的深度还有提升空间,投机包括游资的参与仍然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特点。

回顾一下上市首日我们的策略,我们认为广期所碳酸理期货合约基准价格 24.6 万元的水平较为保守,短期市场有概率在中联金等价格的引导下跌向 20 万出头的水平,但由于总体基本面的平衡较为紧绷,过剩程度不强,且外围方向有反复的可能。我们更倾向于现货走势下半年会体现为偏强的震荡格局,一旦广期所品种远月价格跌至相对低位区间 (20万附近),反而会出现较好的低位做多机会。

我们作为研究员不可能涨停就说涨,跌停就看跌,基本面是稳定的,研究只能打提前量,不能追行情,现在只能说碳酸锂的极端行情基本告一段落,期货价格已经稳定在22万到23万之间,后面大概率波动率收缩,期现回归。

03研究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定价模式。定价模式主要分三种,长协定价、期货定价和拍卖定价。

长协是锂矿企业和锂盐企业传统使用的定价模式,考量生产成本及锂盐价格并采用公式定价,季度或年度调整。长协定价机制存在着价格形成机制不透明、冶炼厂约束能力较弱、调价机制不灵活、国内外长单和散单价格不一等问题。

2021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锂期货,合约采用现金交割方式,定价基于Fastmarkets公司发布氢氧化锂成本、保险费和运费(CIF)价格所做的评估(每周一次)结果进行结算。LME在2021年7月也上线了锂期货合约,定价基准和结算方式与之类似。CME和LME锂期货交易标的为碳酸锂或者氢氧化锂,由于各家交易所推出锂期货时间太短,交割规模较小,实际价格形成机制介于做市商和集合竞价之间。

2021年,随着锂价持续攀升,澳洲锂矿龙头企业Pilbara开始采取公开拍卖的形式进行锂矿定价。这一模式冲击现行长单定价机制,对锂价走高一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Pilbara的多次拍卖价格较当日长单定价出现溢价,影响了锂矿市场的预期。

第二个要点是锂金属量换算。

锂产品金属量换算公式:

1吨锂精矿(6%品位)=5~6吨锂辉石(1.4%品位);

1吨碳酸锂(LCE)=8吨锂精矿(6%品位),1吨氢氧化锂=7吨锂精矿(6%品位),1吨碳酸锂=1.14吨氢氧化锂;

锂矿品位越低需要越多的矿,比如锂云母需要20吨锂精矿才能生产1吨碳酸锂。

金属锂和碳酸锂的换算是1:5.3。

第三个要点是锂矿的成本曲线。

根据Wood Mackenzie预测,氢氧化锂成本最低的为一体化的锂矿和盐湖企业;外采锂精矿的锂盐企业生产氢氧化锂的成本约为2.5万美元/吨,折合人民币17.2万元/吨,折合碳酸锂约15万元/吨。

不同原料生产碳酸锂的成本差异比较大,南美低镁锂比的盐湖生产的碳酸锂成本最低,往往在3万元/吨以内,国内盐湖提锂的成本在3-5万元/吨之间,国内自产锂辉石和锂云母提锂的成本在6-8万元/吨之间,外采矿加工的成本一般在18万元/吨上方。澳矿报价6%最新在3485美元,对应国内仅矿成本在20万,提锂成本2-2.5万, 合计成本23万以上,也形成了目前市场的基本的定价。

为什么澳矿的成本这么重要?因为澳矿在供应的里面占到全球的47%,而且它是属于成本比较高的,所以澳矿的成本决定了锂矿生产成本的绝对底部。而国内的盐湖,里,包括锂辉石、锂云母提锂的成本很低,一般都能有盈利,但是不能决定锂矿的成本定价。

04价格和供应链情况

首先是历史走势,简单来说分成两个周期。

第一轮周期:需求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导入期,供应方面的特点是逐步走向多元化,价格从3万走到16-17万的水平。

之前的锂矿生产主要以锂辉石为主,但是随着价格上涨,盐湖提锂和锂云母这些多元化的供应就具有了经济性,所以在第一轮周期里面带来了碳酸锂生产的第一次多元化的供应。

第二轮周期是:从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的一轮熊市,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速适中,然后供应方面的增速扩张速度非常快。到2020年的年中,特别到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快速的回升,直到今年年初,这一轮涨了接近20倍,主要的原因就是需求连续出现翻倍式的扩张。

新能源汽车从成长期逐步向成熟期进发。到今年年初,由于碳酸锂的价格催生了更高的供应水平,包括锂辉石、南美盐湖,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扩张,所以高利润刺激供应加速导致今年年初出现了供需逆转,这是两个月内价格从60万崩到15~17万的主要原因,近期是探底回升之后又开始往下,其实已经是第二波下跌。

其次是供应链方面。

锂供应链主要可以分为锂的资源供应和中游的精细化工品生产两大阶段。上游为原材料资源的开采、加工,主要分为锂矿石和盐湖提锂两种路径,中游主要是各种形式的锂盐中间品,其中碳酸锂和氢氧化锂是占比最大,最为主流的品种,其他如氯化锂、金属锂等产品适用于较小的消费细分领域。

从全球的锂资源分布来看的话,主要就是分布在南美底三角,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的锂储量合计占比高达70%。最近他们也在模仿原油形成“锂佩克”的组织形式,意来提升自身对于锂资源的定价权。我国锂资源总量约占6%,居全球第六位。

从锂矿供应来看,全球锂的供应呈现区域集中、寡头垄断格局,主要锂矿产区集中在澳大利亚、智利、中国和阿根廷这四个国家,过去十年澳大利亚锂资源产出占比从2012年的36.6%提升到46.9%,垄断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国锂资源供应占比也出现一定增长,智利和阿根廷锂矿供应占比下滑。

主要的原因是南美近期抬头的资源保护主义,让欧美对于拉美地区的矿业投资是心有疑虑的,因为智利要提高矿业税,包括一些出口禁令,都会使欧美矿业的投资有所下滑的。相比之下的话,中国包括周边国家的一些地方矿源的投资是有所抬升的。

从全球的锂矿生产企业来看,近期的趋势集中度在下降。原因就是价格抬升之后,各种新的矿的类型,包括非洲的锂矿,还包括中国的盐湖都在稀释全球锂资源中所占的份额。

中国的锂资源分布主要在中西部地区,但是我们资源全球占比只有14.6%,但是氢氧化锂的产量占比是81%,碳酸锂的占比是65%,所以全球接近55%的锂资源都是进口到中国,然后得到产成品。

从锂产品的贸易来看,我国为全球主要碳酸锂消费国,因国内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加以补充。2020-2021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回暖,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大幅增加, 分别同比增长71%和62%,达到5.01万吨和8.10万吨。锂终端消费主要可分为传统领域消费及锂电池两部分,趋势上看,锂传统需求占比不断下降,锂电消费占比快速提升。2022年锂电消费占比高达80%,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锂电池已经成为锂消费的主力军。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增速42%。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是在33%~35%之间,但是海外的渗透率还是22%,美国大概在8%,所以海外新能源汽车的增速是比国内更快的。

从供需平衡来看,今年稍有过剩,今年的供应增速在35%以上,需求增速是在33%,所以会有个3万吨的过剩。因为这个市场的供需增速都比较高,再加上前两年是比较紧的平衡,所以今年总体来说还是处在一个紧平衡状态中,一旦价格打得太低,仍然是会有比较强的反弹。

总结来看,从行情来说,现货最近一直是在下跌,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的盐湖处在生产的黄金期,另外碳酸锂的供应是比较稳定充足。从需求的角度来看,7月最新增速环比降了1%,所以在没有大的变化之前,现货端还是在不断往下掉。

所以从短周期来说,整个供需层面还是偏弱的。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