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资料图)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延安人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让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强化林草资源管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创新推进林业改革……20多年来,延安围绕“增绿”“守绿”“活绿”,筑牢生态安全防线,激发林业产业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富民路。
“增绿”
黄土高原崛起的绿色奇迹
“咱的这项成果提高了绿化苗木栽植成活率,提高了林分质量,节约了栽植成本,综合效益显著。”12月20日,提起十几天前的获奖成果,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白应飞依然难掩激动。
白应飞所说的“成果”是“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高效植被构建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12月7日,该项目获得2022年度陕西林业优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作为在林业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白应飞全程参与了这一项目。
“该项目在延安、榆林等地累计推广近1000万亩,形成了近自然植被构建、低效植被提质增效、高效沙棘特色经济林构建及沙棘产业可持续发展等4套关键技术体系,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水蚀风蚀交错区及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治理、低质低效沙棘林分改造等提供了技术支撑。”白应飞说。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厚植生态底色,筑牢生态屏障,促进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延安一直在行动。
20世纪末,延安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多达2.58亿吨。“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以前水土流失的情景,吴起县吴起街道南沟村62岁的村民刘志安至今印象深刻。
1998年,吴起县率先开展退耕还林工作试点。随后的几年中,延安13个县(区)先后被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试点县(区),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在延安展开。
延安市紧盯白于山区、黄河西岸和洛河峡谷地带等生态脆弱区域,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等林业重点工程。
如今,延安的绿色更加浓郁,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45.4%提高到了2021年的48.07%,年入黄河泥沙由治理前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达88%。截至2021年,延安市完成退耕还林1077.47万亩,生态效益年价值量近200亿元。
“守绿”
守住绿色就是守住幸福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这段时间,我们要用心护好林子,一点都不能马虎。”冬季寒冷干燥,森林防火压力大,黄龙县界头庙镇景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刘全顺一刻也不敢放松。
刘全顺是延安市6568名村级林长之一,也是延安市建立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中的“最内环”。
林长制推行以来,延安市全面建立林长制体系,确定15名市级林长、173名县级林长、1479名乡镇级林长、6568名村级林长,设立3634名专职护林员,实现全市4454.28万亩生态空间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10月20日,延安市宜川县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11月初,子长市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延安各地野生动物频频“亮相”,表明延安地区生态涵养功能正在持续恢复。
“郁郁青山”构筑起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鸟语花香”彰显延安优美宜居环境。延安市围绕“守绿”,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当前,延安共有陆生野生动物2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二级25种。原麝、黑鹳、赤狐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多。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安全,近年来,延安市选聘生态护林员7540人次。他们既是巡山护林的巡护员,又是林业生产的技术员,助推林业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和生态空间优化提升。”延安市林业工作站站长王涛说。
守住绿色就是守住幸福。近年来,延安市开辟生态旅游线路12条,森林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达200多万人次。广大群众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活绿”
让生态产业成为绿色财富
12月18日,在延川县延水关镇新胜古村,延川县常荣大棚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北荣正在大棚里修剪枣树。他说:“设施大棚红枣冬季管理要精细,深翻土地、施好基肥,来年才能大丰收。”
立足生态富民,释放绿色财富。延安大力发展红枣、核桃、花椒等干杂果经济林,积极探索发展以中蜂养殖、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林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为有效促进林业产业增产增收,我们积极开展林业实用新技术示范推广服务工作,陆续实施了红枣地产园改造、花椒优质丰产栽培、核桃提质增效等项目。”王涛说。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近期,“延安花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获得2022年度陕西林业优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王涛告诉记者,依托这一项目,3年来,延安市林业工作站共建立科技示范园800亩,累计推广8.52万亩,总经济效益3273万元,为加快推进陕北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标准花椒示范园建设目标树立了样板。
2012年以来,延安市累计发展干杂果经济林57.67万亩,中蜂养殖17.93万箱,种植食用菌438万棒、中药材158.33万亩,林业产业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延安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林业碳汇开发,让生态产业成为绿色财富。
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县大力推进林业碳汇工作。近8年来,全县可用碳汇林70万亩左右,能带来2000多万元的收入。满山遍野的绿“被子”正在变为实实在在的“票子”。
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如今,绿色已成为红色圣地延安的新底色,生态产业也已成为造福群众的绿色财富。(记者 陈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