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殷博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水库安全运行,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1月16日至18日,记者跟随由西安市水务局主办的“小水库 大力量 保障古都水常安”媒体行活动,先后走进长安、临潼、蓝田、周至等四区县,实地探访多座小型水库,深入了解西安在小型水库管护方面的实践探索。
今年以来,西安市水务局按照“坝固、库畅、水清、景美”要求,计划分年度打造一批示范性水库,示范引领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保障古都水“常”安,让小水库也能发挥出大力量。
“以大带小”探索小水库发展新模式
“以大带小”的现象,在二孩家庭中比较常见。然而,长安区的水库也呈现出这种“以大带小”的发展路径。
“‘以大带小’是指设计不专业、设施老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小型水库,对照全国其他大中型水库建设与管理标准,逐步探索出从‘低标准建设’到‘除险加固建设’,从‘传统化管理’到‘标准化管理’的发展模式。”大峪灌区管理站站长、西安市长安区小型水库运行管护中心法人代表王新说。
王新所在的大峪水库就是“以大带小”模式运营的成功范例,也是西安市水务局2022年着力打造的五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示范水库之一。
大峪水库是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小(一)型水库,之前设施老旧,安全隐患严重。
今年以来,长安区水务局积极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省级样板县创建工作,通过标准化、示范化建设,补齐工程设施短板,探索水库管理新模式,大峪水库不仅“旧貌”换“新颜”,还成了全区学习效仿的对象。
大峪灌区管理站工程组长、西安市长安区小型水库运行管护中心技术总负责人孟小荣说,目前,全区水库都在以大峪水库的发展为目标,采用‘以大带小’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小型水库管理水平,确保供水安全、防汛安全,进而使全区各水库长期有效地发挥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库托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水库不仅要建得好,管护也是一份重要的工作。”在蓝田县宋寨水库,蓝田县水务局副局长徐昊一边带着大家参观,一边详细介绍水库的运行情况。
目前,蓝田县小型水库发展均采取“托管+第三方专业管护”模式,在将2座具有供水效益的小(一)型水库托管给西安水务集团李家河水库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础上,成立蓝田县小型水库运行管护中心,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模式,由社会专业机构统一负责其余13座小型水库的运行管护工作。
“专业机构的管理,会让水库运行更稳定、更科学,还能带动周边群众生活和环境的提升。”徐昊说。
专业人干专业事。此类发展模式不仅是蓝田县,临潼区也在全面实施。其中,零河水库的大数据监测系统就很值得一提。
随着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高新技术的运用,零河水库已经形成管理体系规范化、运行管护标准化、监测预警信息化、预案编制精准化、人才建设多样化的“五化”管理模式。
尤其是零河水库引进的中心控制室信息化系统,可以将坝体变形监测、坝体渗流监测及坝区环境监测数据实时接入系统平台,通过电脑就可以对水库进行实时监测,极大地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精确度。
西安市临潼区零河水库管理站站长郑凯说,目前,这一系统还在进一步优化,并计划加入放水闸门自动化控制、水雨情观测数据、坝体渗流监测数据及坝体变形监测数据的在线分析、预警等功能,进一步促进水库更稳更好发展。
“3+1”专管推进水库管理工作再升级
位于周至县的西骆峪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汛功能的Ⅳ等小(一)型水库枢纽工程,也是一座改革示范库。
“西骆峪水库采用‘3+1’专管机构模式,3个水库运行管理专职机构负责4座小型水库运行管护工作,同时成立运行管护中心,负责乡镇所属的6座山塘的运行管护工作。”周至县西骆峪水库管理站站长王锋介绍道。
作为一座改革示范库,目前西骆峪水库已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也已划定,正在进行标准化运行管理建设。
周至县水利工作队队长仇少周表示,在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中,周至县对涉及全县的4座小型水库,已全部明确了产权、管护主体和责任。
同时,为确保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持续性推进,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维修养护经费,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中、省、市级财政经费,用于小型水库工程管护工作,以保障小型水库管护工作正常有序推进。
西安市水务局副局长惠强表示,近年来,西安市以标准化创建、小型水库系统治理为契机,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的思路,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小型水库“水缸”作用,提升库区环境,结合河湖长制,守护绿水青山,开启协作配合、协同治理的全新模式,让乡域内河湖常清、山林长绿,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