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1月8日,在进入西安市凤城五路地铁站安检口之前,市民李媛媛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微信准备扫码进站,抬手后却发现安检口原本张贴的一码通二维码已没有了踪迹。随着全国各地不再常态化查验核酸和健康码,在过去三年抗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健康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防疫健康码是我国‘数字抗疫’领域的重要创新,具有大幅提高人员信息核验效率和精准度的显著优势。”在省政协委员刘敏看来,过去三年社会公众已形成通过健康码查询获取个人健康数据的应用习惯,如果就此告别健康码,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个中国居民将拥有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区别于防疫健康码,后者主要用于医疗健康服务,关联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医疗服务信息。
在今年省两会上,刘敏委员提交了《关于完善健康码功能 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议》的提案。她建议,保留“陕西一码通”,在微信小程序内建立全省统一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与各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药房、诊所等公众健康医疗机构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程序内要拓展更多新功能,公众可通过扫码登记健康信息,进行看病、买药、体检等医疗行为。此外,系统还可提供预约挂号、查询门诊、住院信息等服务,通过大数据向个人精准推送诊疗方法和提醒信息,充分发挥健康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