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殷博华
【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我省和全国一样,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各行业一项紧迫任务。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建有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2000余个,其中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9个、省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140个。一大批创新工作室的建立,为解决发展瓶颈、培养骨干人才、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各类人才培养平台必须发挥好人才示范作用。”大国工匠、“付浩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陕西建工安装集团焊工高级技师付浩说。
作为2015年我省成立的首个焊接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从成立至今,这里已培养了焊接技能人才上百人。
在付浩看来,“技能大师工作室”就是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再造工厂”。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人已从“会生产”蝶变为“能创新”,工作室也必须与时俱进,要从之前的着重培养“生产型”工人转变为锻造“创新型”工匠。
“要带头发挥攻坚克难作用,为国家工业发展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军’,用以突破新技术、研发新产品。”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勇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中车长江集团西安公司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王勇军表示。
他说,培养“创新型”工匠,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应该开设相应课题,结合多工种,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交流研究。
“废旧物品制作25G型铁路客车模型”就是由“王勇军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头,结合了钳、焊、钣金、油漆等多个工种协作完成的创新课题,是多工种协作的成功创新案例。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一项精细复杂的工作,不仅要培养技能,在制度改革、人才保障等方面也要齐头并进。”全国劳动模范、“张明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中铁建工集团西北分公司特级技师张明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作为央企技能带头人,张明认为,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也要在人才选拔、人才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要根据个人情况,因地制宜培养人才,让人才能在擅长的领域发挥出优势。
“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还要加强人才专利的保护和奖励,提高各类人才学习和研发的积极性。”陕西省劳动模范、“肖白周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陕西锦翔饭庄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总厨肖白周说。
西安市首席技师工作室负责人、“西安工匠”高永宁建议,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在今后发展中,还应该加强“传帮带”工作,推动名师带徒机制的发展,让各类“工作室”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更加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