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 > > 内容页

天天观点:南漳:建好高标准农田 保障粮食安全

来源: 云上南漳 2022-09-30 16:09:30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不断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业配套设施,实施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对“田、土、水、路、林”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农田生态环境、排水设施、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为农业增产增收夯实了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资料图】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在南漳县九集镇八泉村村民王有保的连片稻田里,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3台收割机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来回穿梭,卷起阵阵稻浪。

看着一簇簇金黄的稻穗转瞬成为一颗颗饱满的谷粒,村民王有保喜不自禁。

九集镇八泉村村民王有保说:“今年我种了40亩地,一亩地收了一千五六百斤。大旱之年能有这样的丰收,心里非常高兴。”

王有保之所以能在大旱之年有这么好的收成,得益于2019年村里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村里零散的小块田进行连片改造,从优势区域布局到经营模式创新,提升土地耕种质量,为村民丰收夯实了基础。

九集镇八泉村党支部书记王鹏说:“我们全村有7313亩水田,有其他的旱地将近6000亩。通过我们高标准农田整治以来,我们修了各大小渠10050米,增设泵站4座,把我们全村农田进行提档。升级水利灌溉,以前由亩产1200斤左右,到现在亩产1500斤左右,这样不仅群众的收益增加了,我们村容村貌也改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提升了。”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在高标准农田的改造项目加持下,九集镇八泉村借助项目建设契机,招商引资引进中恒农业有限公司,流转1000亩土地,发展虾稻共作,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湖北中恒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文说:“水源好、土质也好,田块面积大,经过多方协调,我们和襄阳市农科院合作,农科院帮我们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带动了当地300多户老百姓增收,效益可观。”

现如今,八泉村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村容村貌也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变得越来美,村民的生活越来幸福。

村民王有保说:“今年稻谷丰收了,村貌改善了,水泥路修好了,小孩考上大学了,心里非常高兴。”

同一时间,在邹家湾村8组村民卢清兵的稻田里,收割机正在抢收他最后一块稻田。

卢清兵说:“今年我们村里把几个堰塘(整改)过后,用水的时候各个堰塘水都是满的,相比往年可能还增产30%,产量还是高峰。”

邹家湾村村委会副主任蓬国保说:“我村总耕地面积是3800多亩,现有堰塘130多口,今年高标准农田在我村堰塘整治共66口,修理渠道、排水渠、U型渠共3000多米,为我村夏收做好保障,特别是在今年长时间干旱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减产,并且还能增收,大约增收30%。”

十二五以来,南漳县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摒弃过去粗放、传统、零散的管理模式,采用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60.27万亩,全县的耕作条件进一步提升。随着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灌溉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相继实施,形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格局,全面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今年的大旱之年,全县39.6万亩水稻喜获丰收,亩平产量590公斤。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心成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了我们粮食的增产增收和稳产稳收,特别今年大旱之年,确保了我们水稻的增产增收,增产比例达到了1.7%。下一步,在融入社会资本方面进一步引导,对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采取奖补措施,以国家投入拉动他们的投入,共同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地力提升。”

全媒体记者:王成波 宋志轶 襄阳广电记者:周夏梦

一审:柳思华

二审:卢姗娜

三审:代军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