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 > > 内容页

环球今头条!适老化改造托起“老有颐养”的幸福晚年——来自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上的建言之声

来源: 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2022-12-13 10:07:28

□ 记者 张涵博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12月6日,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议题协商建言,与会政协委员、党派团体代表、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提出了许多务实建议。

“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还是居家养老。在这个过程中,应将居家适老化改造作为排查解决民生问题、创造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省中医医院医疗处主任医师叶锐说。


(资料图)

叶锐建议,针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身体状况、自理能力等要素进行科学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制定老年人家庭改造项目清单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统筹做好居家适老化改造与家庭照护床位、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探访关爱、智慧养老服务等政策的配套衔接,满足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陕西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完成5万户家庭的适老化改造目标任务。

渭南市政协建议,进一步扩大财政支持家庭适老化改造的对象,积极衔接国家养老、乡村振兴等政策,立足共富共享,探索健全推进社会养老和适老化改造的政策体系,对纳入城乡特困、低保对象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资金由政府保障,对其他经济困难的失能及部分失能、高龄、残疾、空巢老年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家庭自付的资金分担机制,向农村地区倾斜,在政策、资金支持上注重城乡同步,真正将适老化改造工作落到实处。

“社区服务在整个社会适老化中作用巨大。”省政协委员、西安博瑞税务师事务所所长林文俊将目光投向信息数据化工作,在她看来,社会适老化改造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老年人居家、出行、饮食、就医、娱乐等方面,必须在适老化改造设计之初对相应区域的老年人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便制定可落地、可持续的适老化改造方案。

广泛分布于城市核心区的老旧小区,其老龄化比例普遍高于新建社区,这些小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大多只能以旧建筑改造为主,空间设计受到严重制约,技术难度很大。在此大背景下,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盟陕西省委会建议,充分利用小区现有空间进行改造更新,主要包括改善居住环境、加装电梯以及增加无障碍设施。与此同时,加大资金筹集方式,地方政府应加大适老化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允许居民使用住房公积金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金融机构应出台适老化改造的相关金融服务。政府应通过资金补贴和政策激励引导,动员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

西安市政协建议,规范社区养老标准化建设,解决土地和资源配套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对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对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要通过资源整合、置换、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无偿提供服务设施。

作为社区基本单元,承载千万家庭的物业住宅小区,是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社会面适老化改造的主战场。如何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中的主力军作用?省政协委员、民盟陕西省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刘国兴建议,不断完善“市、县区、镇办、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高效顺畅的物业管理体系,提高“支部引领、党员担当、群众参与、小区自治”小区治理模式效能,引导小区居民、物业企业将小区“硬改造”与物业“软服务”同步提升。此外,鼓励物业与专业养老服务和适老化改造机构合作,引导物业企业通过“智慧物业+智慧养老”形成快速、精准应援和需求与供给的“关爱网”。

随着银发经济的崛起和政策层面引导的加强,养老产业得到各行业的广泛关注与介入。在这之中,适老化改造产业在成为新风口的同时,由于“小改造大便利”的专业特性,亟待深挖发展。

省政协常委、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平魁建议,统筹资源整合和要素保障,加大对适老化养老产业在投融资、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打造适老化养老产业精品项目和产业带头项目。依托省会西安周边优势自然资源和医疗服务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养老项目和精品项目,推动省会养老和适老化养老产业逐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推动养老和配套产业升级。

台盟陕西省委会认为,当前,我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特别是提供的医疗护理专业人数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互联网+老年护理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建议通过“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进一步充实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制定并落实护理人员开展“互联网+老年护理”的劳动服务标准,邀请护理专家对“互联网+老年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开展培训,不断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