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荔县剧团表演秦腔传统戏《玉堂春》
□ 记者 刘凡銆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秦腔传统戏《玉堂春》在渭南市大荔英考鸵鸟园景区上演,台下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现场年味浓厚。
虽然当日天气严寒,但依然阻挡不了观众高涨的热情,前来看戏的群众络绎不绝,有从十里八村赶来的本地老戏迷,也有喜爱秦腔的返乡青年,人群中不乏一家三口团聚的身影,爽朗笑声不时传来。每到精彩处,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录制视频。
这场《玉堂春》是大荔县剧团春节文化惠民演出之一。春节期间,大荔县剧团的演员们在县城多处景区和乡村,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从同州梆子《断桥相会》、碗碗腔《赠钗》,再到秦腔《探窑》《玉堂春》,演员们传神演绎剧中人物故事,为群众送上文化盛宴。
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持续落实,往日熟悉的烟火气回归,周边村镇戏迷期望看戏的呼声日益高涨。今年春节,大荔县剧团重启线下演出,通过文化惠民方式庆祝新年。小年刚过,大荔县剧团的演员们就着手准备颜色艳丽的戏服,从妆容到神态细细打磨,精读剧本把握人物状态和情绪,期待再次近距离与观众互动。
“因为疫情,我们很久没有线下表演了。这次看着台下观众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为我们欢呼叫好,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谈到演出时的感受,《玉堂春》主演俱婷难掩激动心情。
舞台下,孙爷爷看戏看得津津有味。在老人记忆中,过年和看戏是分不开的。以往过年,村里都会有戏班子巡演,一阵锣鼓声“哐哐”响起,村民们立即搬起小板凳围拢聚集起来看戏,如果没有看够,大家还会结伴到邻村继续看……
“看了秦腔,才算回到了家。”观众席中,返乡青年吴亮眼角泪花闪烁,在上海工作多年,思乡心切的他今年春节终于有机会回家与父母团圆。台上演员精彩的演绎,让他回想起童年时跟着父母一起看年戏的场景。秦腔对他而言是一种乡音,也是一种乡愁,代表着最本土的年味。“陪着父母,听着秦腔,心头暖暖的。”
“秦腔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我们希望通过送戏曲进景区、进乡村的方式,让广大戏迷在秦声秦韵中感受新春喜悦,从中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更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荔县剧团团长何满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