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立春”一过,田间地头便“热腾”了起来。在咸安,白水畈采收萝卜忙,奶牛场定植番茄欢,洪口村采摘花菇乐,一个个温室育苗棚里,黄瓜苗、茄子苗、辣椒苗纷纷探出头来,追赶着春天的脚步。
“去年建成的清洗车间、风干车间以及腌制池加工能力只有200吨,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改扩建项目可达1000吨。“高桥利民合作社李建军介绍,已与武大、华科等高校达成合作,开学后每天有10吨萝卜送到学校食堂。
高桥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绝佳的自然优势和交通优势适合发展露地大宗蔬菜。除了6000多亩萝卜喜获丰收,4000亩大白菜、甘蓝、香芹、花菜等露地菜均实行大宗订单化种植,销售额达240万元。
(资料图)
双溪桥镇杨堡村创立“咸农”“双杨溪堡”等自主品牌,加工的袋装红糖姜茶供不应求,富硒大米更是远销北上广,卖到了26元一斤,荣获2022第四届广州世界农业食品博览会粮油组金奖。
除了露天大宗蔬菜规模种植,城郊设施精品菜也走俏市场。
“这个品种产量高、甜度高,可生吃,效益好,亩纯收入可达2万元。” 向阳湖镇坤元第五季负责人王华文正在指导村民定植爱因斯坦9号番茄。
马桥镇樊塘村绿佳绿色合作社,发展自动化管理一键给肥给水,种出的精品番茄每亩产量达1.5万斤,而且品相好,卖价高。
近年来,咸安实现23万亩蔬菜基地“高标田”全覆盖,形成露地大宗菜、设施精细菜、城郊精品菜和特色优势菜等四大板块,市民菜篮子品类更多了,品种更优了。
“一方面完善升级设施,另一方面选育良种,加上科学指导,科技助力,保障一年四季市场供给。”咸安区蔬菜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卫东介绍,目前全区设施蔬菜种植规模2万余亩,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的蔬菜种类覆盖了本地市场大部分品种。杨堡村、樊塘村等纷纷“先行先试”,以城郊精品菜打响品牌。
同时水生蔬菜和食用菌也成为市民追捧的“香饽饽”。一碗排骨藕汤更成为人们难忘的舌尖上的美味和拂不去的乡愁。
去年10月以来,向阳湖镇、官埠桥镇的1万亩莲藕、野藕进入采收旺季,汀泗桥镇洪口村的140亩香菇基地也迎来丰收上市。“每天采摘1000多斤,1/3供应本地市场,2/3运到武汉白沙洲批发市场,总产量约70万斤,产值约500万元。”香菇基地负责人艾国良介绍,20万菌棒也在加紧制作中,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今年将引进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健全种植、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助推咸安‘菜篮子’工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陈卫东打算, 除了供应咸宁本地市场外,30%销往武汉、“三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
(特约记者:李婷婷 编辑:方焱 责编:余娅敏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