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 > > 内容页

陕西省道德模范孙爱兰:孝老爱亲一直在路上

来源: 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2023-02-09 09:30:31

□ 记者 许鹏


(资料图片)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80岁高龄的孙爱兰始终践行着这一美德。孝敬老人,她尽心尽力;抚养弃婴,她视如己出;帮扶他人,她无私奉献,被当地群众称为最有爱心的母亲。她先后荣获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第九届“榆林好人”等荣誉称号。

“榆林好人”孙爱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抚养弃婴 视如己出

孙爱兰一岁丧母,从小缺少妈妈的陪伴与疼爱,她深知母爱是多么重要。

1980年的一天,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婴儿站在她家门口,说自己没办法抚养这个捡来的婴儿,乞求好心人收养。已是三个孩子母亲的孙爱兰没有拒绝,抱回孩子精心喂养。然而三个多月后,那个妇女再次登门,说自己是孩子的外婆,想接回孩子。虽然万般不舍,但在孩子外婆的保证下,孙爱兰忍痛将孩子还给了其家人,并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关注着孩子的成长情况。

1984年,孙爱兰回家时在水渠里发现一名弃婴,她没有丝毫犹豫,将孩子抱回家中抚养。两年后,她偶然听说孩子的亲生父母是吴起人,便背起孩子、拿上干粮,踏上了为孩子寻亲之路。去吴起路途遥远,有时还可以拦到顺路的马车捎她一段,但大多时候她只能步行赶路。到了吴起后,经过多番打听,孙爱兰终于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孩子的父母后悔不已,握着孙爱兰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1985年,有人得知孙爱兰对收养的弃婴视如己出,便悄悄将一名女婴放在她家门口。尽管当时生活贫苦,人到中年的她还是硬着头皮留下了这个孩子,并给孩子起名“添甜”。她觉得这个女儿的到来,给生活带来了甜美,也希望孩子从此的生活一直都能够甜甜蜜蜜的。添甜自从来到家里就成了宠儿,吃穿用度都是家里最好的,孙爱兰将添甜供至大学毕业。如今,添甜已结婚生子,生活幸福甜蜜。

孝敬老人 用爱陪伴

1988年,孙爱兰父亲患病后卧床不起,由于哥哥在县城上班,姐姐远嫁西安,照顾父亲起居的重担就压在了孙爱兰身上。她既要照顾子女,又要服侍老人,父亲丧失了自理能力,她每天喂吃喂喝,担心父亲长褥疮,每天还多次为父亲翻身,擦洗身体。

这样的日子她坚守了整整半年,直至父亲离世。哥哥姐姐感到很内疚,孙爱兰说:“咱是一家人,你们有难处走不开,我尽孝也是一样的。”

2001年,孙爱兰九十多岁的公公不慎摔瘫,卧病在床,其他兄弟忙于工作,无人照料。她对丈夫说:“人老恋故土,咱们回老家伺候爸吧。”她和丈夫举家搬回乡下,夜以继日地坚守了三年多,一直到老人安详离世。

帮扶他人 无私奉献

1990年起,孙爱兰靠着平日节省出来的钱捐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2010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环子》,将所售4000多册书的书款全部捐给了一名身患尿毒症的孤儿。2018年,孙爱兰将自己历时8年走遍中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人生的第二部书《天涯乐游》,出版的书籍全部捐赠给县里的养老院,她希望这本游记能够带着老人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充实他们的晚年生活。

孙爱兰还组织有剪纸特长的残疾人成立了靖边县塞北巧手剪纸协会,帮大家设计作品、开拓销路,为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并帮助他们建立了自信,实现了人生价值。

孙爱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用真心感动着身边的人,用热心温暖着身边的人,她说:“只要自己身体还行,就一定要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将孝老爱亲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