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 > 内容页

环球观察:烟台苹果浴火重生!三年改造上百万亩,品种结构、树龄结构持续优化

来源: 大小新闻 2022-09-30 15:50:55

“这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园。可以说,这是中国苹果的‘天花板’。”在海阳市“绿水韵味”旗舰果园,市农科院农艺师刘笑宏骄傲地说。

“绿水韵味”旗舰果园是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例证。作为中国果业第一品牌,烟台苹果历经三年改造提升,百万亩老果园焕发新颜,产业活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广袤果园展现出凤凰涅槃的宏伟气象。

游客在牟平区的一处果园中采摘苹果。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相关资料图)

政策供给赋能

1.3亿元直惠企业和果农

“不改不行,有的园子都40年了。”想起村里的老果园,龙口市七甲镇庙赵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德直摇头。

庙赵家村位于龙口南部的丘陵山区,村里501口人中,“60岁的村民都算年轻人”。村里1000多亩果园,最早的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种着“红星”“嘎啦”“金帅”、老“富士”等过时品种。

人老、树老、品种老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庙赵家村,也在烟台各大苹果主产区普遍存在。

为了破解这些瓶颈,烟台坚持政策供给赋能,把政府主导作为增强产业活力和发展动力的源头驱动力,持续强化制度与资金保障,以政策推行的“加速度”跑赢改革转型“阵痛期”。

在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一揽子政策文件之后,烟台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盘子。鲜明的政策导向,让基层和农户明确发展大方向,为实现转型搭好了“四梁八柱”。

“我们碰到了好政策啊。”说起政府的“政策赋能”,张春德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新建的500亩市级示范园,虽然总投入100多万元,但政府还会补助100多万元,等于没花多少钱,就彻底盘活了低效土地。

资金是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3年来,烟台累计投入1.3亿元市级财政资金用于9个主产区市老龄果园更新改造、标准示范果园建设、特色示范基地打造等项目,全力支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财政资金直惠基层企业和一线果农,各项产业配套项目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落地。

杜绝“一阵风”,连贯政策久久为功。今年,我市新出台《烟台市农业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十三条》,继续明确对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方向。《关于进一步支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2025)》正在推进,下一步,将为烟台苹果产业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烟台样板”提供持续助力。

政策“给力”,发展有力。3年来,烟台累计改造老龄苹果园132万亩,伐老建新面积20.5万亩。较2019年,全市老龄果园面积下降31.5%,中年期果园增加7.5%,盛果期果园增加12.2%,果树龄结构日趋优化。

培育新增长极

累计改造老龄果园132万亩

“这是我们最新选育的‘胭脂红’‘烟香玉’,不用套袋就能有较好的着色表现,填补了烟台自主选育中早熟品种空白,有望成为中早熟苹果品种新代表。”市农科院苹果·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孙燕霞说。

近年来,烟台围绕“老龄果园升级、优品选育革新、园区改造示范”三个方向齐发力,力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产品迭代,培育新增长极。

新品种是果业发展第一生产力。在烟台,90%以上高接换头改造的果园改种了“维纳斯黄金”“王林”等黄绿色品种,50%以上新植果园种植了黄绿色品种,新品种种植面积增加4倍,产量增加2.2倍。苹果品种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已经显现。同时,晚熟品种种植面积减少了17%,“早中晚”供应更加均衡。

苹果品种的合理布局得益于苗木研发优势。三年来,烟台已建成国内一流的苹果脱毒种苗繁育中心、苹果智能化练苗温室和苹果脱毒采穗圃,年产脱毒苗木能力达1000万株以上。2021年,我市有15个苹果新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累计获正式登记品种68个,在登记数量上实现了“三分天下”的品种优势。

用“点”上的园区改造,带动“面”上的整体推进。烟台园区升级示范引领,在栖霞、蓬莱等地建设新优品种试验示范园,累计建成高标准示范果园300余处。今年初,仅用两个月时间,占地656亩的“绿水韵味”旗舰果园从一片荒芜中拔地而起。当年栽树,当年结果,亩产达到500斤——“绿水韵味”旗舰果园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让周边种了半辈子苹果的果农们开了眼界。

通过品种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装备创新等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全市低效果园面积有所下降,但产量仍保持稳定增长,生产能力有效提升。据统计,全市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从2019产季的280万亩、559万吨调整到2021产季的255万亩、574万吨。

打造品牌矩阵集群

连续13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自从注册了‘逍駕夼’苹果品牌,我们就开始走高端路线,价格高还不愁卖。”提起品牌化带来的好处,栖霞市唐家泊镇肖家夼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绩赞不绝口。肖家夼村地处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苹果风味绝佳,为苹果中的上品。以前没有品牌,根本卖不上价。品牌化,让果农尝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近年来,烟台坚持品牌创新赋能,打造矩阵集群,更好提升市场占有率。在市级层面,创建“烟台仙果”全品类整体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丰富烟台优秀地标果品。烟台苹果、莱阳梨等46个区域传统优势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烟台苹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在全市面上统筹基础上,烟台支持9个主产区市立足实际培养自有品牌,形成百花齐放良性格局。莱州市“琅琊岭”生态果园免套袋苹果在“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获4项大奖,在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举办的免套袋苹果品鉴会上获得“免套袋烟富三号最高品质金奖”。

同时,烟台还扶持企业品牌创建,共培育苹果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莱阳市“宏润优质苹果”品牌已登记完成有机苹果认证,市场价预期达16-20元/千克,比普通苹果高出两倍。

今年3月发布的2021中国果品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显示,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到150.34亿元,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连续13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