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新区主动求变、借梯登高,在北京设立中关村·烟台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技术、产业、市场等创新创业资源,通过“企业注册在烟台、办公在北京、产业化回流烟台”飞地发展模式,推动资源要素“双向开放”、产业科技“双向融合”,有力推动全区“双招双引”高质量开展。
上半年,高新区新引进三类500强5个、过10亿元项目11个,实际使用外资9360万美元、同比增长84%,完成全年任务的78%,在全市综合考核排名列第3位。
打造招商“桥头堡”,促成一批优质项目在烟落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6053平方米,由10栋LOFT独栋办公楼组成,2020年12月4日正式开园,由高新区区属国有平台公司——烟台高新科创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采取“全球招引+北京加速+烟台产业化”的运营模式,重点引进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优质科技型企业,企业总部或结算中心需注册在烟台高新区,产业化落户烟台。
创新中心精准对接国药控股、蓝箭航天、京东健康等行业领军企业260余家,落地火星人科技、中科航天人才服务公司等重点项目22个,完成合同市外内资16亿元,实际使用市外内资5亿元,合同外资6000万美元,目前已入驻小米谷仓、龙观集团、点实科技、飞斯科等优质企业20余家,累计在高新区纳税2000余万元,今年以来已纳税近1000万元。
根据烟台市产业方向,创新中心积极链接北京资源,面向全市开展对接服务,先后促成了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与道恩集团对接,星途探索火箭公司与海阳东方航天港对接,中车新能源汽车、江苏吉麦新能源汽车与市汽车产业链办以及梅花创投、小贝科技、德国摩比亚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10余个项目与市国丰集团的对接。
种好引才“梧桐树”,聚集一批高端人才来烟发展
创新中心通过“到有凤的地方筑巢”,探索“研发孵化在北京、产业转化在烟台,工作生活在北京,创业贡献为烟台”的飞地聚才模式,开辟招才引智新通道。
据了解,创新中心深度挖掘北京大学刘扬、中国农大王庆杰教授等8个人才项目通过参加“2022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决赛”落户烟台。其中,哈工大光机电一体化研究所索来春教授的金属电解质——等离子加工机床项目已与航天513所、东方蓝天钛金科技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将瞄准日韩和东北亚市场,打造山东研发总部。创新中心“飞地人才”成功案例,被山东省人才集团列入《山东人才发展蓝皮书》,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扩大合作“朋友圈”,举办一批对接活动提升知名度
创新中心深入挖掘北京项目资源,与中关村民营企业家协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商业航天产业联盟、中信资本、梅花创投、顺为资本等协会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先后组织“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烟台行”“世界工业设计大会谷仓爆品分论坛”“元宇宙与双碳”等产业对接活动30余次。
目前,创新中心正联合海瑞航天、中关村商业航天产业联盟探讨成立“山东商业航天(北京)创新研究院”,为烟台汇聚一批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与北大医学科创中心、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合作,探讨共建生物医药IVD产业园(北京)中心,为烟台市定向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优质项目。
担当发展“助推器”,赋能一批本地企业膨胀发展
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创新中心在资本加速、技术加速、市场拓展、资源链接等服务优势,帮助烟台企业对接北京高校、上下游企业、风投机构、产品市场等,助力企业在京开展业务。
目前,创新中心推动汉鑫科技、大为环保、新奇立机器人等20余家烟台企业“走出去”,承接了微程之家、悠米科技等10余家烟台企业在北京设立分公司或研发总部,形成总部或结算中心在烟台、业务在全国的发展模式。并与小米谷仓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发挥企业在项目孵化、爆品打造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企业总部落地创新中心,共同打造谷仓烟台新国货研究院,为烟台市骨干企业提供爆品打造服务,与北极星钟表合作深度孵化北极星产品,打造全国爆款,与万华生态共同打造装配式家装新模式和万华首款TOC端产品,助推本土企业扩张裂变、实现倍增。
此外,创新中心精准对接小米生态链企业,须眉科技新媒体、山东谷仓商贸、山东谷仓科技、烟台谷仓商贸公司4家企业已落户高新区,计划5年内为烟台市打造2家上市公司。依托高新科创公司,与小米谷仓成立合资公司,导入先进孵化模式,为全区在孵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孵化等全方位增值服务。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