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迪恩机床(中国)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价值800万元的韩国机床零配件抵达烟台港,凭借一张“零成本”银行保函顺利完成通关,同时因为使用了海关汇总征税通关模式,该批货物涉及的145万元税款也无需马上缴纳,在次月5个工作日内完成缴税即可,实现了税款担保“零成本”,货物放行“零待时”。
据了解,为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2021年9月,烟台海关首创海关、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三方协作机制,与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管委联合推出了“关保通”通关便利化新模式,由片区管委设立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帮助自贸区内企业免抵押、免收保证金、免收手续费“零成本”申请银行保函。当企业出现未按期缴纳关税及滞纳金情况时,代偿风险由原模式下银行单方承担变为政府、国有担保公司、银行机构三方共担。其中,政府风险补偿资金、国有担保公司承担80%的风险,银行机构仅承担20%的风险,既实现了企业“零成本”担保,又保障了国家税款的绝对安全。
“此前,海关推出了汇总征税模式后,为享受到汇总征税、先放后税的便利,我们公司要在银行长期存放现金,以换取等额的银行保函,占用了大约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迪恩机床(中国)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申龙植介绍,“‘关保通’推出后,我们是首批受益的企业,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从银行获得关税保函,不仅缓解了资金压力,还提高了通关效率。”
政策出台后,为扩大适用企业范围,2021年11月份,烟台海关和片区管委积极探索推动“关保通”模式在自贸试验区外复制推广,率先复制推广到招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推出‘关保通’后,我们企业因为注册地不在自贸区内,没能第一时间赶上政策红利,经过海关和政府的积极推广,2021年12月份,我们成为自贸区外第一家可以‘零成本’取得关税保函的企业。”坐落在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通关部经理兰慧介绍。“疫情期间,进出口运费高涨,企业资金流紧张,这一政策可谓‘雪中送炭’。”兰慧说,“我们公司位于山东省招远市,是一家大型轮胎生产企业,各类轮胎年产量超过3200万条,每年需要从东南亚进口28万吨橡胶,使用‘关保通’,预计每年能为公司节省财务和通关成本近300万元。”
为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2022年9月,关地双方对“关保通”政策进行了修订,扩大金融机构范围,在银行参与基础上引入海关总署认可的保险机构开展业务,企业可以灵活选择关税保函或保证保险对海关税款进行担保。
据了解,自2021年10月1日,“关保通”政策正式上线,实施一年以来,已为7家企业办理零成本银行保函1.67亿元,帮助2500个批次、价值32亿元的进口货物零成本享受海关“先放后税、汇总缴税”的快速通关便利政策。据企业测算,可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5.22亿元,降低通关成本约1200万元。
“目前,经海关和政府筛选的生产型企业具备申请条件,符合资质条件的企业有100余家,进口货物通关效率提高50%,预计每年可节省企业口岸仓储、通关等资金成本2000余万元,盘活企业现金流16亿元。”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赵嘉祥说,下一步烟台海关将积极发挥好职能作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海关助企纾困相关要求,全方位做好属地纳税企业服务,同时在政府的配合下,将“关保通”在烟台市进行复制推广,让更多企业惠享政策红利。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