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 > > 内容页

世界头条:“标准地”助力项目建设驰入“快车道”

来源: 陕西日报 2022-08-30 06:57:02

8月26日,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秦创原创新生态城项目内,工人们鏖战正酣,项目建设紧锣密鼓。


(资料图片)

“正在建设的是科创辐射带动区。‘科学家+工程师’工程中心、产业链升级驱动器两个区域也将在年底前开工建设。这两个区域是西咸新区最早落地的‘标准地’,已经完成了前期区域评估评价,随时可以开工建设。”秦创原创新生态城项目负责人黑亦凡介绍。

“标准地”是指土地出让时已经达到和满足建设开工基本条件的工业项目用地。“标准地”改革的推行,在提高审批和用地效率、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营商环境、引导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项目建设驰入“快车道”,真正做到让企业“轻装上阵”。

2021年底,我省全面启动“标准地”改革。今年初,省自然资源厅出台《2022年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支撑文件,提出“事先作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许承诺、事后强监管”,明确了“标准地”改革的操作规范。

在“标准地”出让前,地方政府(管委会)全面开展区域评估评价,我省将其归纳为“7+N”项内涵性指标。其中,“7”即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区域节能评价、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矿产资源压覆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考古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7项区域性统一评价,“N”即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的防洪影响评估报告等其他区域评价项目和标准。

“‘标准地’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区域内投资项目可无偿共享使用‘标准地’出让前的评估评价成果,解决了以往评价事项多、评价时间长等问题,大幅降低了企业用地的时间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标准地’的推行预计为沣西新城220个项目节省编制费用约6600万元、评审费用约440万元,实现审批过程零收费、工程报建零成本。”西咸新区政务服务(沣西)中心主任助理赵鹏说。

引导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行“标准地”改革的目标。“结合产业导向和地块实际,政府设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用地标准、建筑容积率、能耗标准等多项控制性指标,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在出让公告中一并发布,用地单位可根据需求对标竞价,在客观上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处长吉晓妮表示。

西安高新区作为西安市“标准地”改革先行区,从2021年起加快推进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机制,促进各类工业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8月27日,位于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的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项目已顺利封顶,正在进行大楼内部装修。该项目从摘地至今仅半年时间。

据了解,该项目用地采用“标准地+承诺制”出让模式,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竞得土地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和承诺书,审批按照“容缺受理+告知承诺”进行,从提出申请到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仅用时2天,申报材料减少70份以上,节约成本100万元,较约定开工时间提前30天以上。

同时,该项目按照承诺书要求建成投产后,亩均固定资产投资1066万元,高于高新区标准33%;亩均产值1400万元,高于高新区标准和平均水平近18%;亩均税收116万元,分别是高新区标准和平均水平的1.9倍和3.5倍。项目建成后,容积率将达到1.49,建筑密度高达47.65%,远高于高新区的标准要求和平均水平,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企业拿到‘标准地’后,经承诺就可直接开工建设。相应地块的审批由此前的‘企业单个项目审批’变为‘政府统一打包审批’,相应项目审批由此前‘常规审批’变为‘承诺制审批’。”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地+承诺制’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和优质企业聚集,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助力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目前,榆林市首批“标准地”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铜川市首批“标准地”已完成出让,汉中、渭南、咸阳、安康等市也完成首宗“标准地”出让……“标准地”改革已在我省落地开花。2022年,我省已按照“标准地”模式出让土地41宗,共计4584.8亩。(记者 李欣泽)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