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9月16日,在八百里秦川腹地,陕西将迎来一场以“三农”为主角,以“科技”为引领的农业与气象论坛。该论坛是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重要专题活动之一。
据悉,农业与气象论坛从2014年开始举办。今年,农业与气象论坛将聚焦“气象与粮食安全”,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通过学术研讨和观摩等形式充分交流气象工作在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等重大战略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作为农业气象论坛的举办地,陕西探索依托本地气候资源优势,将气象为农服务成果与“三农”相衔接,积极探索从“顺利出苗”到“丰收到手”的全链条气象服务课题。
陕西地域南北狭长,纵跨三个气候带。受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各地在种植规划、生产过程等方面差异较大,离不开气象服务支持。今年以来,陕西气象部门重点加强精细化预报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构建“精细化网格实况/智能网格预报+气象服务”的业务服务体系,促进气象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全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建设。
受去年强秋淋天气影响,陕西部分地区的冬小麦播种时间间隔2个月之久,麦苗出芽时间差距很大。为了确保夏收稳产,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三夏”专项服务,加强预警预报监测,首次开展卫星遥感渍涝地监测,利用哨兵雷达卫星数据(SAR)对水体与土地利用类型叠加分析,及时为政府和农业等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从5月25日潼关第一镰到6月14日,历时仅半个月,陕西省1312.28万亩小麦抢收完毕,夏收进度较上年同期快20%,有力保障了夏粮颗粒归仓。
近年来,陕西气象部门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加强对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事件发生规律、致灾机理及损失的评估,积极构建“气象+保险”融合发展新机制,为苹果种植保险业务提供科技支撑,点对点服务种粮大户、涉农企业,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记者 苏静萌)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