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正掀起全民健身热潮。(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直接参与群众103.5万人,辐射带动群众超过500万人。(资料图片)
以人民为中心,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将过去的2022年,西安体育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做文章,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全运新时期不断开创新局面,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全民健身工程惠之于民
家住四棉和谐小区的张涛,在今年有了自己的健身“主场”,那便是步行5分钟可达的纺织公园。今年,该公园进行了提升改造,全民健身园区建成开放。
人民为中心,问题是导向。如何健身、去哪健身等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也正是全民健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今年,我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建设,结合各区县(开发区)项目申报情况及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实际,共实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健身路径、多功能运动场、室内健身房)、全民健身园区、全民健身示范社区三大类惠民工程。纺织公园的“旧貌换新颜”,正是得益于该项工程,除此之外今年还有灞河左岸、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多个全民健身园区投用。
在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方面,今年共在全市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250个,新增笼式足球场、篮球场10个以及室内健身房10个。另外,在未央区馨和居社区、雁塔区孟村社区等社区打造了集室内外健身场地设施和体育健身组织于一体的全民健身示范社区。
全民乐享全运场馆
场地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保障,随着十四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市体育场馆无疑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今年6月份,《西安市十四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管理指导意见》审议通过,根据《意见》,我市在十四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管理方面将通过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健身需求,真正实现场馆建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
全运场馆全民共享,这些场馆如今已成为市民群众的健身好去处。住在浐灞生态区的李杰,今年暑假几乎每周都会开车带孩子到西安奥体中心游泳馆游泳,一来是价格便宜,二来是场馆条件设施一流。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该游泳馆在这个夏天几乎天天爆满,而奥体中心其他场馆对外开放后同样也是人气很旺。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场馆设施如今每周一上午免费开放,据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游园人数较十四运会前明显增多,“周内游园人次在3000至5000之间,运动场地锻炼人次在500左右,周末游园人次在8000至10000之间,运动场地锻炼人次在七八百。”
赛事活动激发城市活力
今年8月,人民网发布了《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其中西安跻身十大“活力城市”。体育能够彰显一座城市的“精气神”,而这离不开赛事活动的持续举办。今年6月,一项全新的面向社区居民群众的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拉开帷幕。这项运动会的举办,不仅加快了我市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步伐,还搭建起了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助力建设宜居幸福城市。自运动会启动以来,比赛在区县、街道、社区均成为热议话题,“我参与,我健康”的主题深入人心,《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为我市这一创新做法点赞叫好。截至发稿时,本届社区运动会共举办选拔赛14553场、区县(开发区)分区赛115场、市级总决赛4场,直接参与群众103.5万人,辐射带动群众超过500万人。
今年,西安市体育局也推出了全民健身公益大讲堂,邀请运动健康方面的专家向市民群众传授健身技能、普及健康知识。体育协会对全民健身活动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本月,《西安市体育协会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旨在充分发挥党建在体育社会组织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体育协会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古城体育健儿勇创佳绩
群众体育有声有色,竞技体育同样可圈可点。竞技体育是一座城市体育发展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示,是建设体育强市的重要指标。今年夏天,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举行,为了打好省十七运会这场“硬仗”,西安市代表团全体人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拼搏进取的作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比赛期间,古城体育健儿努力克服疫情防控和场馆条件生疏、赛场氛围陌生等不利因素,一次次点燃激情、一次次超越自我,最终,西安市以780.65枚金牌、421.6枚银牌、429.95枚铜牌,获得代表团总成绩榜第一名;以444枚金牌、213.5枚银牌、217枚铜牌,获得赛会奖牌榜第一名;以219枚金牌、153.5枚银牌、139枚铜牌,获得重点项目奖牌榜第一名。与此同时,代表团还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19名教练员获得“伯乐奖”,27名运动员获得“未来之星”,实现了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今年在国内外赛场也有不俗表现,刘宇坤在射击世锦赛上获得50米步枪卧射银牌,并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席位,龙雪在亚洲举重锦标赛上获得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冠军。另外,我市选手在全国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全国射击射箭锦标赛、全国田径大奖赛、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等国内赛事上还获得了5个第一、4个第二、6个第三等好成绩。
赛事名城建设“大手笔”频出
2021年初,我市正式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吹响了建设赛事名城的号角,当年成功举办的十四运会,无疑打响了“头炮”,今年,我市在赛事名城建设方面同样是“大手笔”频出。
7月,为持续放大全运会综合效益,促进西安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西安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将从提升竞技体育项目综合实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体育宣传文化推广、深化体育项目对外交流五个方面与我市加强合作交流。
不久之后,我市又与中国轮滑协会、中国登山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8月份,备受关注的2022-2023年中国飞盘联赛首站比赛落户西安。9月14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通知》公布,包括北京、杭州、西安在内的六座城市入围。获评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不仅是对西安足球乃至西安体育多年来工作的肯定,更将对西安建设体育强市和赛事名城,推动全市足球运动发展起到全面推进作用。
“去年成功举办十四运会,是西安体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西安建设体育强市的历史机遇。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建设全国体育强市、打造赛事名城和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为目标宗旨,加快谱写西安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西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闫斌/文 记者 王健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