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 > > 内容页

黄陂张黄家湾墓地出土石钺陶器 五千年前已出现贫富分化

来源: 云上黄陂 2023-02-14 14:32:13

出土的石钺


(资料图片)

随葬陶器等

张黄家湾墓地发掘区

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联合主办的2022“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日前启动,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交了参评项目——“武汉黄陂张黄家湾墓地”,该考古项目中出土的距今5000年的石钺只存在于此次考古发掘的100多座墓葬中的十余座里,表明张黄家湾墓地对应的史前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剩余产品、贫富分化和社会等级分化。

与武昌放鹰台等史前遗址处于同一文化期

张黄家湾墓地考古项目执行领队朱励博告诉记者,张黄家湾墓地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道建国社区张黄家湾村东北与汉十高速公路交会处。墓地整体位于一处东北—西南向的狭长岗地上,岗地东北侧紧靠汉十高速公路,该岗地东北、西南向长约500米,西北、东南向宽约160米。张黄家湾墓地则位于该岗地的东北部地势最高之处,面积约14000平方米。

为配合横店还建房建设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底—2021年初,2021年4月—2022年初,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07座。发现除6座墓葬无葬具外,其余100座均发现有棺痕。一些棺木腐朽后受填土挤压,导致形状多不规整。由于该地区土壤呈弱酸性,人骨基本腐朽无存。

两次发掘共计出土陶、石等各类随葬品763件(套)。其中,陶器745件,器形有鼎、罐、豆、杯、钵、器盖、纺轮、壶、盆、盘等,大多素面;石器18件,器形有石钺、石刀等。

根据墓地出土陶器的组合及形制特征,大致可将张黄家湾墓地的遗存年代分为两期,即从屈家岭下层文化时期延续至屈家岭文化早期,两期的文化发展连续性较强。史前是指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屈家岭文化即属史前文化。

朱励博介绍,屈家岭文化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600年,因1955年至1957年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屈家岭而得名。屈家岭文化由大溪文化发展而来,广泛分布于长江中游地区,武汉地区也多有分布,如武昌放鹰台、新洲香炉山、黄陂铁门坎、江夏潘柳村等。这一时期的一些墓葬出土随葬品中有猪下颚骨,表明这一时期的一些人类聚落已有剩余产品和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

将争取发掘墓地北部两处史前遗址

张黄家湾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许志斌介绍,张黄家湾墓地,除7座墓破坏较严重未发现随葬器物外,其余100座墓均随葬数量不等的器物,少则数件,多则十余件,且仅有十余座墓葬随葬具有礼器性质的石钺。根据墓圹面积、墓葬结构及随葬品种类、数量等情况来看,张黄家湾墓地对应的史前社会应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等级分化。

随葬的罐形鼎(包含圆腹和垂腹)、直口矮领罐、圈足壶、内折沿豆、双腹豆等典型器物,与屈家岭、肖家屋脊、谭家岭以及洞庭湖等地区的同类遗存均有着明显的区别,与武昌放鹰台同类遗存则基本一致,同属鄂东地区类型,也有研究者将这类遗存命名为放鹰台类型。

从墓葬的分布情况来看,墓向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多呈东北—西南向。排列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两至三座成组,或四至八座成列,布局较为规整。墓组或墓列之间仅发现两座墓有叠压打破关系。因此推测,张黄家湾墓地很可能是一处经过严格规划的公共墓地。

张黄家湾墓地的发现,丰富了汉江下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对于研究本地区屈家岭下层文化向屈家岭文化的演化过程及屈家岭文化鄂东地区类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汉水以东乃至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许志斌说,2022年,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湖北大学孟华平教授团队进行合作,对张黄家湾墓地周边地域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目前,已在墓地北部1—2公里的范围内新发现了上罗家塝遗址与晏家湾遗址两处史前遗址。下一步将争取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上述两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为寻找与张黄家湾墓地相对应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或城址),并深化对张黄家湾聚落遗址(或城址)形成背景的认识,提供更多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