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 内容页

【天天热闻】巡场、开会、调度……直击翔安机场项目经理的一天→

来源: 厦门日报社 2023-02-14 05:02:55

【开栏的话】

当前,厦门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动力,扎实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


【资料图】

项目经理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工期的重要岗位,兼具整合者、沟通者、协调者、决策者等多种角色。新的一年,他们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推动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本报今起推出“项目经理的一天”系列报道,记录他们忙碌、紧张、充实的寻常,并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呈现厦门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全力往前冲的建设景象,展示厦门热火朝天力拼“开门稳”“开门红”的生动场景,为奋斗者加油,为厦门发展鼓劲。

人物简介

尹宏宇(右)在翔安机场东进场路项目建设现场与工作人员交谈。

尹宏宇,2003年进入翔业集团,在翔业集团从事工程管理专业至今20年,于2018年加入翔业机场建设公司,现任翔业集团机场建设公司配套工程部副经理,新机场东进场路及管廊工程,陆侧交通工程甲方项目经理。

项目简介

翔安机场核心区航站楼建设现场。

厦门翔安机场,机场航站楼面积为55万平方米,民航站坪设196个机位;计划2025年底基本建成、2026年3月满足校飞条件、2026年底通航,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项目经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黏合剂”。项目经理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

2月10日,本报记者跟随着翔业集团机场建设公司配套工程部副经理,新机场东进场路及管廊工程,陆侧交通工程甲方项目经理尹宏宇,记录了他一天的工作。

守好安全“红线”

在雨中盯排水工作

上午9点,是翔安机场片区东进场路及综合管廊工程的每周例会时间。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尹宏宇看了看窗外越下越大的雨,暂停了会议,开始给各施工单位负责人打电话:“雨量不小,要立即开展基坑排水作业。”

春季,厦门雨水多发,干了20年工程的尹宏宇对此了然于心——早在前几日,他已经做好降雨的调度方案,提前布控好30台排水泵。安全,是他心中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开完会,尹宏宇还是放心不下,他没有撑伞、只戴着安全帽,一路小跑赶到施工点。在基坑边,他半个身子探出栏杆外,看着吊机将重达230斤的排水泵送至17米深的坑内,不断叮嘱着操作细节,“这几台泵的功率足够,只要雨停下来,后续施工不会耽搁。”尹宏宇对现场管理人员黄洪波说。

不到半小时,基坑积水已排干,工人继续进行底板侧墙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一季度,东进场路及综合管廊工程项目要完成基坑支护工程100%、桩基工程100%、基坑开挖60%的目标。

一天开五场会

被称作“拼命三郎”

10点30分,处理完基坑积水问题,尹宏宇立即赶往第二场会议——厦门翔安机场配套工程区交叉施工协调会。

“项目经理的作用,就是要协调各方力量,成为推进工程建设的‘黏合剂’。”尹宏宇说,配套工程区是项目最多、投资最大、工期最紧、交叉作业最多、建设任务最重的区域,处在机场建设的关键线路上。协调会的作用,是要从千丝万缕的“多线程”动态推进过程中,找到效率最高、冲突最小的工作流程,确保机场航站主楼顺利施工。

会上,北京城建、中隧、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等多家施工单位,围绕一标段、三标段、东进场路、航站区道路及桥梁工程四个工程交叉施工点,展开施工顺序讨论。会议结束,讨论有了结果,但尹宏宇心里清楚考验还在后头,“我们还是要细化,明确施工总进度计划和资金计划,加强人员设备和材料投入,紧盯交叉作业点,不能因为某一个点的问题,引起连锁不良影响。”他认真地说。

上午两场会议结束,下午尹宏宇还要参加一场项目立项协调会和两场项目监理例会,从14点30分开始,分别是一小时开一场。“找不到尹总的时候,他一定在开会,真的是‘拼命三郎’。” 机场建设公司配套工程部技术总工廖志成说。

完成当天工作

提前写好第二天安排

“我每天早上7点准时出门,8点30分到达工地后,通常会到所负责的三个项目上巡场。”尹宏宇告诉记者,巡场过程中发现紧急问题可以及时消化在一线。

走进尹宏宇办公室,第一眼就会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块白板,密密麻麻写满了三个项目每一天的工作计划、进度和问题。他习惯每天晚上完成当天工作后,提前写好第二天的工作安排,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二十年。

尹宏宇站在白板前,他被雨水打湿的鞋子上沾满了沙土——每日四处奔波,基本没办法、也没必要清理,这双鞋如同套上了一层“土壳”。

“衣服鞋子脏不脏,不太在意,把项目做到精益求精,最重要。”尹宏宇说,厦门翔安机场项目,是他历经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超级工程”,虽然已经干了20年工程,但如今的每一天,都让他觉得“挑战满满、责任重大”。

今年,厦门翔安机场建设进入关键年,尹宏宇说,上万名建设者的共同目标,就是“2026年底实现通航”,并将机场建成人文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平安机场的“四型机场”。

巡场、开会、研究解决问题……结束一天的工作,已经将近晚上9点。

(文/厦门日报记者 蔡绵绵 图/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