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堡县充分挖掘传统产业的市场潜力,把具有发展优势的青梨、挂面、蚕桑作为“一青二白”主导特色产业来发展。通过提高产业补助标准、积极增强市场竞争力、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措施,为发展“一青二白”产业注入“源头活水”,青梨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挂面加工户越来越多,蚕桑产量逐年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资料图)
吴堡青梨:
传统老树种“活”起来
吴堡青梨,又称瓣子梨,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是古老的地方名优水果品种。青梨果肉脆甜多汁,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晋陕蒙地区颇负盛名。
为了让传统老树种“活”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吴堡县在青梨保护与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榆林市果树办对11棵青梨树进行精细管理,增强树势、促生壮枝,成功采穗嫁接苗木1500株,同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堡青梨试验示范站,利用省市果业部门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优势,不断优化青梨品种、提升品质,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将吴堡青梨做成强村富民的大产业。
此外,该县还出台了《吴堡青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明确了产业定位、扶持范围和补贴标准,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吴堡青梨产业。目前,吴堡县已建成高标准吴堡青梨示范园6000余亩,计划到“十四五”末达到10000亩。
“吴堡青梨是地方特色、优势品牌,不能让它消失。目前该产业发展势头正旺,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吴堡青梨产业,让老百姓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吴堡县副县长王娜说。
吴堡挂面:
传统手艺“火”起来
吴堡挂面“茎直中通”,洁白光韧,口感顺滑,故有“空心挂面”之称,其传承一直是心口相传。在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吴堡人凭借独特的“匠心”技艺,把吴堡挂面逐步做成全县的一项富民产业,更是热销到全国各地。
2014年,随着高家塄村张世新老人一家制作挂面的故事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吴堡挂面一夜红遍全国,订单纷至沓来,产品供不应求,挂面加工家庭作坊应运而生,一批挂面加工企业也横空出世,一下子让这个流传千年的手艺又“火”了起来。
为了进一步规范挂面的生产加工、质量把控及流通管理,吴堡县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非遗技艺文化传承“两条腿”走路,成立了吴堡县挂面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发布了《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原材料选购标准》《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产品加工标准》《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产品流通规范》,打造了集展示、加工、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挂面非遗文化产业园,并通过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挂面制作、吃法等视频,让非遗技艺在“活态”传承中迸发新的魅力。
“我们针对挂面产业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入驻产业园的企业提供定制化厂房建设和设备购置服务,尽最大能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吴堡县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治斌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吴堡全县挂面加工户达100余户,挂面生产企业10余家,年产量稳定在4000吨以上,产值达6500余万元。
吴堡蚕桑:
传统品种“强”起来
吴堡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吴堡桑树品种具有耐瘠、耐旱、抗病、稳产、叶优等特点,曾被农业科学院认定为地方优良品种,产出的蚕茧洁白而茧层多、丝长而韧性好。制成的蚕丝被蓬松轻柔、细腻顺滑、透气干爽,备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62岁的王荣莲是车家塬村的养蚕大户。今年,她养了3张夏蚕,把蚕茧拿到合作社加工了25斤蚕丝,每斤丝卖到了500块钱,效益非常可观。“现在的中老年人都喜欢盖蚕丝被。特别是遇到结婚的人家,当嫁妆一拿就是三四床,根本不愁卖。”王荣莲高兴地说。
为充分挖掘蚕桑产业潜力,提升品牌价值,吴堡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村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对栽桑、养蚕、产品加工等生产环节制定了严格标准,同时,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加强技术培训和产品研发,通过“一棵桑、一条蚕、一粒茧、一根丝、一匹绸”,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通过改造现有桑园和新建标准化桑园,聘请市县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为蚕农指导技术,鼓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积极进行蚕桑产业深度开发等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农户养蚕数量和蚕桑综合利用效益。
截至目前,吴堡县桑园面积2.3万亩,养蚕户达220家,春季养蚕540张,秋季养蚕550张,预计可实现产值288万元;全县4家蚕丝加工合作社年产蚕丝被3000余条、生产蚕沙保健枕3000余个,年产值达877万元。(记者 许鹏 通讯员 韦江江)
Copyright 2015-2022 国际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17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