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资料图】
《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名单公示公告》发布
黄陂区农业农村局榜上有名
获评
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黄陂区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区街乡和相关部门的绩效目标和深化改革的重大事项,出台改革试点方案,积极推进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发展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 蔡榨街茶产业
2019年,黄陂区纳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四批试点县名单。截止目前,全面完成了“两清”工作任务,全区清人分类已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87.3万人,26.5万户;清产核资38.76亿元。全区599个村完成股份权能改革、股权配置、登记赋码,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599家,完成率100%,股权确认率100%。
▲ 现代农机种田美成风景线,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通过前期试点和整体推进,我区总结提炼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九步工作法”。
“九步工作法”
①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②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③强化宣传,组织培训;
④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⑤清人分类,界定身份;
⑥清权配股,量化到人;
⑦股份合作,新建主体;
⑧建章立制,规范运行;
⑨登记备案,建立系统。
目前,“九步工作法”已在全区全面推广,为各街乡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理清了思路,规范了程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充分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我区探索形成了“以用促退,振兴乡村”及沿堤村整户退出、汪湾村农户部分退出、祝店村集体收储、张店村失地保障等四种各具特色的退地模式。其中,罗汉寺街的祝店村在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47万元;大谭办事处汪湾村德泽农庄承接退地110亩,发展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常年提供15个固定就业岗位和30个临时就业岗位,基本解决本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目前,全区88个重点贫困村成功脱贫,21个软弱涣散村限期整改,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
▲ 姚家集街双河村(脱贫村)950亩蜜桔产业基地。
在清产核资工作中,黄陂区在确定产权归属时,将产权不明晰的承包地、荒山、树林、建筑物等确权到相应农民集体。
位于六指街的新博村党支部通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以土地、资金或其他固定资产入股,组织群众以土地、劳动力等入股。以53亩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筑巢引凤”,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钢架厂房,并引进企业进驻投产,带动周边100名农民到企务工,年增收厂房租金30万元。针对村老办公楼、塘堰等闲置资源,村集体也通过租赁承包等途径盘活资源,每年可实现增收2万余元。2020年在区农业农村局和街道支持下,新博村集体入股75万元,与武汉中天东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新建1300平方米温控大棚,用以种植葡萄、猕猴桃、桑葚等水果。截止目前,村集体资产超过18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0万余元,户平均收入达80000余元,帮助近100名移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区共扶持发展73个村,通过鼓励村集体将扶持资金等投入公司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资源发包、资产经营、股份合作、服务创收等多种经营方式获得收入。
▲ 杜堂村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杜堂模式”,昔日“空心村”蝶变“网红村”,乡村变花海、农民变股民,实现经济“丰收”,享受着现代化的都市田园生活。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黄陂区充分利用武汉都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加速技术、资金、劳动等要素资源流动,推动了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全面加快了现代都市农业进程。